蔬菜大棚变身智慧工厂

2021/7/26 9:11:28 互联网 北京新华农源 字体:

 疫情倒逼下,线上成为农产品角逐“主战场”。商务部的数据显示,疫情较严重的2020年上半年,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9.7%,依托与阿里联合开发的农业大脑,种植温室摇身一变,成为一座座能够标准化生产的“智能工厂”,轻而易举实现了产品“质量上上乘、价格中上乘”的定位。同时,在这个智慧大脑的指挥下,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也更加高效,消费端订单与产能实时匹配,以盒马鲜生为例,客户满意度高达98%。

这个“一眼望不到头”的超大温室。长600余米、宽200余米,总占地面积超过200余亩的温室内种植了超过36万株番茄。虽然仍有100余人在温室内忙碌,但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与传统温室大棚内的大相径庭,不再是依赖自己经验打理作物的农民,而是根据统一“生产计划”完成指定“作业工序”的“产业工人”。 “何时该盘藤、何时打枝、何时采摘,都由我们的农业大脑决定,而像浇水、施肥等已经能够直接用自动化手段解决,‘大脑’会告诉他们浇多少水、施多少肥。”技术工程师徐阳介绍,温室内遍布着的近200个温、光、水、气、肥的相关传感器会将温室内的实时情况“告诉大脑”,依据内部已输入的植物模型,“大脑”自动作出最优决策。全程不再依靠参差不齐的人工经验是保证番茄品质稳定的关键因素,“不会这批甜,下批酸”。 说来简单的流程,开发过程却并不容易。 “

智慧大脑能不能指挥好生产,关键依靠植物模型,需要将生物科学知识与计算机算法进行结合。”其间,种植人员、农业技术人员、数字技术人员、环境控制人员全部参与,将影响植物生长的温、光、水、气、肥等要素与产量建立直接计算关系,结合配肥规律,抽象出模型。原本需要10位农民完成的工作,现在只需要3人就能完成,智慧温室亩均产量至少是传统大棚的10倍。 家庭农场也能快速“标准化” 未来,被“农业大脑”改变的将不只是规模化的智慧温室,两三个人经营的家庭农场也可以通过平台受益。

相关阅读:

     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京ICP备1202779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