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室大棚里的致富梦
沙镇镇侯家村在农业生产中,搞好种植结构调整,大力发展蔬菜生产,农民走上了致富路。记者来到沙镇镇侯家村采访时看到,菜农们正在温室大棚里采摘豆角、冬瓜,因是反季节销售,蔬菜市场价格良好,菜农们看到自己种植的蔬菜将会换来好收成,个个笑开颜。
侯家村共有农户256户,人口1071人,中共党员27人。主要姓氏有侯、田、赵三姓,居住民族均为汉族,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372亩的行政村。早在十几年前,村里就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蔬菜生产。种植蔬菜让农民逐渐尝到了甜头,特别是今年经济效益更为可观。侯新林介绍说:"为让群众解放思想,村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群众200余人分别到寿光、苍山等地参观学习。通过对比选择,确立了发展洋香瓜冬暖式大棚和蔬菜大拱棚的思路。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,全村当年就发展了100多个冬暖式大棚。2004年又新增冬暖式香瓜大棚60个,新增蔬菜大棚80个,达到户均1.2个棚。截止到目前,侯家村洋香瓜、西红柿和冬瓜等作物大棚种植面积达到了900余亩,占到耕地总面积的70%,农民的人均收入也达到了17000多元。按我们村种植这块来说,比任何一年效益都好都高,我们最好的效益就是暖室育苗陆地移栽,一亩陆地西红柿去年拿到了一万三四千块钱,最高的达到一万五千块钱。"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植蔬菜的效益,该村实行大棚与陆地错季种植,打时间差,扩大种植规模,一年种植三茬蔬菜,经济效益有了更大的提高。侯新林绍说:"现在棚900余亩,陆地也得有一百来亩,我们这不是光洋香瓜、西红柿和冬瓜,还多样经营,其中包括小碗移栽黄瓜、小碗移栽大头菜、茄子、西葫,都是暖室育苗陆地移栽。"去年侯家村种植的九百多亩蔬菜获得了好收成,总收入达六百多万元,仅种菜这一项人均收入近两万元。
侯家村农民在种植蔬菜中得到了实惠,今年他们计划把原来竹竿架子结构的大棚全部改为钢筋结构,这样焊接的大棚既牢固有扎实,老百姓还方便干活,并且亩产效益还高,继续扩大种植面积。侯新林深有体会地说:"我认为种蔬菜搞大棚在农村来讲比任何都好。明年我们还是大量发展洋香瓜、西红柿、小冬瓜、黄瓜、豆角,再种点辣椒,尽量压粮。"
![]() |
上一篇: 智能温室一年四季皆是春 |
![]() |
下一篇: 温室大棚内使用滴灌 |